1.骨伤病人营养菜谱
方1 月季花茶 组成:月季花瓣5克,红茶3克。
用法:月季花瓣洗净,与红茶一起开水冲泡,饮用,每日1次,连服1周。 功效:活血祛瘀、行气止痛。
主治:脱位复位早期,瘀肿疼痛较剧者。 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1 方2 黄酒炖河蟹 组成:小河蟹5只,黄酒150克。
用法:小河蟹洗净捣烂,冲热黄酒,隔水炖闷,去渣取其汁,适量温饮,其渣可涂患处,每日2次,连续1周。 功效:消肿止痛,祛瘀消斑。
主治:脱位复位早期,肿胀,皮肤青紫明显者。 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1 方3 炒油菜苋 组成:油菜苋250克。
用法:油菜苋洗净,切成小段,菜油起油锅,将油菜苋炒熟,加少许精盐、味精,分次食用,每日2次,连续1周。 功效:活血祛瘀通络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,肿胀明显不退者。 来源:民间验方。
方4 赤小豆竹笋汤 组成:赤小豆100克,绿豆100克,竹笋30克。 用法:将赤小豆、绿豆、嫩竹笋分别洗净,置锅中,加清水5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文火煮20分钟,分次食用,连服1周。
功效:消肿活血,逐血利湿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,局部肿胀明显,瘀块不退者。
来源:民间验方。 方5 薤白鲫鱼汤 组成:鲫鱼1条,薤白25克。
用法:鲫鱼活杀,去鳃、内脏等,洗净,油锅煎至鱼背微黄,加清水500毫升;薤白洗净,纱布包扎,同置锅中,急火煮开3分钟,加黄酒、姜、葱、精盐等,改文火煮20分钟,去薤白,食鱼及汤,连续1周。 功效:消肿行气活血,利水湿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,关节部胀痛明显,关节活动受限者。 来源:薛秀娟,等.大众药膳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l,14 方6 韭菜炒佛手 组成:韭菜250克,佛手200克。
用法:韭菜洗净,切成小段;佛手洗净,切成小片。油锅烧热, 将韭菜、佛手同置锅内,热炒炒熟,分次食用,连续10天。
功效:行气止痛,温经通络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中期,关节仍肿胀,活动不利者。
来源:民间验方。 方7 葱油拌莴笋 组成:莴笋300克。
用法:将莴笋洗净,去皮切成丝,热油加葱末,与莴笋丝拌匀,分次食用。 功效:通经络,养筋骨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,关节僵直不能动者。 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2 方8 百合桃仁汤 组成:鲜百合250克,桃仁20克。
用法:鲜百合洗净,桃仁洗净,同置锅中,加清水5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文火煮20分钟,分次食用,连续10~15天。 功效:活血止痛,和营通络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,关节活动不利者。 来源:民间验方。
方9 木瓜粥 组成:木瓜250克,粳米50克。 用法:木瓜洗净,切成小片,置锅中,加清水500毫升,加粳米,急火煮开3分钟,改文火煮30分钟,成粥,趁热食用,连服10~15天。
功效:接筋续损,和营通络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,关节活动不利者。
来源:王慕同.大众药粥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1,144 方10 大枣甘草米粥 组成:大枣10枚,炙甘草5克,粳米50克。 用法:大枣、炙甘草洗净,置锅中,加清水1000毫升,加粳米,急火煮开3分钟,改文火煮20分钟,成粥,趁热分次食用。
功效:调卫调营,缓急止痛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,关节隐痛不愈者。
来源:民间验方。 方11 猪蹄黄豆汤 组成:猪蹄2只,黄豆100克。
用法:猪蹄洗净,剁碎,置锅中,加黄豆,加清水10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加黄酒、姜、葱、精盐少许,改文火煮60分钟,分次食用,连服10天左右。 功效:滋养筋骨、滑利关节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晚期,关节僵硬,不能伸屈者。 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2 方12 猪肝炒首乌 组成:猪肝250克,鲜首乌10克。
用法:猪肝洗净,切成小片;鲜首乌洗净,切成片。起油锅,将猪肝片与鲜首乌同炒熟,加少许黄酒、精盐等,分次食用。
功效:补血养阴止眩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期,伴关节酸软、目视昏花者。
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2 方13 龟肉胡桃汤 组成:龟肉50克,胡桃仁20克。 用法:龟肉洗净,切成块,胡桃仁洗净,剁成小块,同用猪油热炒后,再加清水10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改文火煮30分钟,分次食用。
功效:大补阴血。 主治:中老年患有习惯性脱位,伴阴血不足,五心烦热,口干乏力者。
来源:民间验方。 方14 牛蹄筋白芷汤 组成:牛蹄筋100克,白芷20克。
用法:牛蹄筋洗净,切成小块;白芷洗净,纱布包扎。牛蹄筋、白芷同置锅中,加清水10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去浮沫,加黄酒、姜、葱、精盐等,文火煮30分钟,分次食用,连服10—20天。
功效:强筋骨,利关节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晚期,关节仍僵硬不能伸屈,腰膝酸软乏力者。
来源:薛秀娟,等.大众药膳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1,158 方15 猪蹄筋杞桂汤 组成:猪蹄筋100克,红枣15枚,枸杞子10克,桂圆肉15克。 用法:干猪蹄筋水发后洗净,切成小段,置锅中,加清水1000毫升,加红枣、枸杞子、桂圆肉。
2.骨伤病人营养菜谱
方1 月季花茶 组成:月季花瓣5克,红茶3克。
用法:月季花瓣洗净,与红茶一起开水冲泡,饮用,每日1次,连服1周。 功效:活血祛瘀、行气止痛。
主治:脱位复位早期,瘀肿疼痛较剧者。 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1 方2 黄酒炖河蟹 组成:小河蟹5只,黄酒150克。
用法:小河蟹洗净捣烂,冲热黄酒,隔水炖闷,去渣取其汁,适量温饮,其渣可涂患处,每日2次,连续1周。 功效:消肿止痛,祛瘀消斑。
主治:脱位复位早期,肿胀,皮肤青紫明显者。 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1 方3 炒油菜苋 组成:油菜苋250克。
用法:油菜苋洗净,切成小段,菜油起油锅,将油菜苋炒熟,加少许精盐、味精,分次食用,每日2次,连续1周。 功效:活血祛瘀通络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,肿胀明显不退者。 来源:民间验方。
方4 赤小豆竹笋汤 组成:赤小豆100克,绿豆100克,竹笋30克。 用法:将赤小豆、绿豆、嫩竹笋分别洗净,置锅中,加清水5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文火煮20分钟,分次食用,连服1周。
功效:消肿活血,逐血利湿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,局部肿胀明显,瘀块不退者。
来源:民间验方。 方5 薤白鲫鱼汤 组成:鲫鱼1条,薤白25克。
用法:鲫鱼活杀,去鳃、内脏等,洗净,油锅煎至鱼背微黄,加清水500毫升;薤白洗净,纱布包扎,同置锅中,急火煮开3分钟,加黄酒、姜、葱、精盐等,改文火煮20分钟,去薤白,食鱼及汤,连续1周。 功效:消肿行气活血,利水湿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,关节部胀痛明显,关节活动受限者。 来源:薛秀娟,等.大众药膳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l,14 方6 韭菜炒佛手 组成:韭菜250克,佛手200克。
用法:韭菜洗净,切成小段;佛手洗净,切成小片。油锅烧热, 将韭菜、佛手同置锅内,热炒炒熟,分次食用,连续10天。
功效:行气止痛,温经通络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中期,关节仍肿胀,活动不利者。
来源:民间验方。 方7 葱油拌莴笋 组成:莴笋300克。
用法:将莴笋洗净,去皮切成丝,热油加葱末,与莴笋丝拌匀,分次食用。 功效:通经络,养筋骨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,关节僵直不能动者。 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2 方8 百合桃仁汤 组成:鲜百合250克,桃仁20克。
用法:鲜百合洗净,桃仁洗净,同置锅中,加清水5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文火煮20分钟,分次食用,连续10~15天。 功效:活血止痛,和营通络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,关节活动不利者。 来源:民间验方。
方9 木瓜粥 组成:木瓜250克,粳米50克。 用法:木瓜洗净,切成小片,置锅中,加清水500毫升,加粳米,急火煮开3分钟,改文火煮30分钟,成粥,趁热食用,连服10~15天。
功效:接筋续损,和营通络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,关节活动不利者。
来源:王慕同.大众药粥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1,144 方10 大枣甘草米粥 组成:大枣10枚,炙甘草5克,粳米50克。 用法:大枣、炙甘草洗净,置锅中,加清水1000毫升,加粳米,急火煮开3分钟,改文火煮20分钟,成粥,趁热分次食用。
功效:调卫调营,缓急止痛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,关节隐痛不愈者。
来源:民间验方。 方11 猪蹄黄豆汤 组成:猪蹄2只,黄豆100克。
用法:猪蹄洗净,剁碎,置锅中,加黄豆,加清水10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加黄酒、姜、葱、精盐少许,改文火煮60分钟,分次食用,连服10天左右。 功效:滋养筋骨、滑利关节。
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晚期,关节僵硬,不能伸屈者。 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2 方12 猪肝炒首乌 组成:猪肝250克,鲜首乌10克。
用法:猪肝洗净,切成小片;鲜首乌洗净,切成片。起油锅,将猪肝片与鲜首乌同炒熟,加少许黄酒、精盐等,分次食用。
功效:补血养阴止眩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后期,伴关节酸软、目视昏花者。
来源:夏翔,等.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,722 方13 龟肉胡桃汤 组成:龟肉50克,胡桃仁20克。 用法:龟肉洗净,切成块,胡桃仁洗净,剁成小块,同用猪油热炒后,再加清水10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改文火煮30分钟,分次食用。
功效:大补阴血。 主治:中老年患有习惯性脱位,伴阴血不足,五心烦热,口干乏力者。
来源:民间验方。 方14 牛蹄筋白芷汤 组成:牛蹄筋100克,白芷20克。
用法:牛蹄筋洗净,切成小块;白芷洗净,纱布包扎。牛蹄筋、白芷同置锅中,加清水1000毫升,急火煮开3分钟,去浮沫,加黄酒、姜、葱、精盐等,文火煮30分钟,分次食用,连服10—20天。
功效:强筋骨,利关节。 主治:关节脱位复位晚期,关节仍僵硬不能伸屈,腰膝酸软乏力者。
来源:薛秀娟,等.大众药膳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1,158 方15 猪蹄筋杞桂汤 组成:猪蹄筋100克,红枣15枚,枸杞子10克,桂圆肉15克。 用法:干猪蹄筋水发后洗净,切成小段,置锅中,加清水1000毫升,加红枣、枸杞子、桂圆肉。
3.骨伤病人饮食应注意些什么
机体遭受创伤, 除发生软组织损伤及骨折外, 还可引起全 身各个脏器出现相应的反应。
如引起胃肠功能一时性紊乱, 出 现食欲不振, 严重时可发生应激性胃溃疡, 病人出现恶心、呕 吐、呕血、便血、血压下降等症状。但在日常生活中, 当病人初受 创伤, 家属就急于给骨头汤、鸡汤等油腻补品, 认为骨头汤补 钙, 能促进骨折愈合; 骨折只是局部有病, 不影响内脏功能等 等。
岂不知这样不但会加重胃肠负担, 使病人出现胃脘胀满、腹 胀、便秘等症状, 而且不利于骨折局部瘀血消散、吸收。所以, 骨 伤病人的饮食调养知识有待全面推广。
其应在紧密配合中医内 治法分期用药的原则下, 辨证给予不同饮食, 才能促进脾胃消 化功能, 有利气血生成, 加速骨折愈合。 1 遵循一般饮食调养原则 饮食宜适量, 定时进餐, 清洁, 软硬、冷热相宜。
不宜偏嗜, 提倡平衡膳食。即遵循以下八条原则: ①食物多样, 谷类为主; ②多吃蔬菜、水果和薯类; ③常吃奶类、豆类或其制品; ④经常 吃适量鱼、禽、蛋、瘦肉, 少吃肥肉和荤油; ⑤食量和体力活动要 平衡, 保持适宜体重; 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; ⑦饮酒应限量, 戒 烟或限制吸烟; 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。
2 骨伤早期 伤后1 周~2 周内, 局部肿痛较明显, 胃纳不佳。骨折断端 容易发生再移位, 筋骨脉络反复损伤、气血受损、瘀积不散、气 滞血瘀、经络受阻, 治宜活血祛瘀。
故此期饮食调养方案如下。 2.1 饮食宜清淡、薄素、易消化富营养之半流食及软食 清淡饮食: 即是主食以五谷杂粮为主, 副食以新鲜蔬菜、水果、豆类、植物油为主。
宜多食含纤维素较多的清淡食物及粗加工 的米面。主食: 素面条、大米、小米粥、玉米粥、软米饭、藕粉、菜 汤等。
可根据病情少量多次给食。半流食: 一日4~5 餐。
流食: 一日6~7 餐。蔬菜类: 青菜、芹菜、油菜、马铃薯、萝卜、西红柿、黄瓜等。
豆类: 豆腐、豆浆、豆花等所有豆类及豆制品均可。水果 类: 苹果、山楂、桃、柑、香蕉、杨梅等。
2.2 注意多饮水及果汁每日饮水量在2 000~2 500 ml 以上, 提倡普通饮用水, 不宜多饮矿泉水及纯净水。以保持大便 通畅, 并预防泌尿系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。
2.3 忌食油腻、酸辣辛、煎炸品如: 排骨汤、鸡汤、酸辣 面、油条、油饼等。 2.4 开放伤的患者禁食海腥、发物类如: 鱼、虾、蟹、公 鸡肉、猪头肉、杏、杨梅等。
2.5 腰椎骨折的病人因易合并腹胀, 故应禁食牛奶、豆 类、豆制品等致胀气之物, 待腹胀消除后再食用。 2.6 卧床及老年病人有习惯性便秘者应给予高纤维膳 食。
如: 各种粗粮、芹菜、卷心菜、绿叶菜、大豆及豆制品、新鲜水 果等。含淀粉多的马铃薯、红薯等。
另外, 清晨空腹饮水, 食用蜂 蜜、果酱等食物也能预防便秘。 2.7 创伤大及大手术患者应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, 如 恶心、呕吐、大便颜色, 若出现应激性溃疡, 遵医嘱禁食或给予 流食, 注意食物的温度要适宜。
2.8 手术患者术前12 小时禁食, 8 小时禁饮; 术后患者 根据手术部位麻醉类型决定饮食。 2.9 合并内科疾病者严格给予治疗膳食, 如: 低盐、低 脂饮食、糖尿病饮食、少渣饮食等。
3 骨伤中期 伤后3 周~4 周, 疼痛减轻、肿胀消退、一般软组织损失已 修复、骨折端亦初步稳定。食纳正常、大便通畅、原始骨痂已开 始逐步形成。
治则宜接骨续筋、舒筋活络。此期饮食调养方案如 下。
3.1 在早期饮食的基础上加食清补之品如: 蛋、奶、奶 制品、瘦肉、鱼、百合、海参。 3.2 适量食用坚果类如: 瓜子、核桃、松子等。
3.3 禁忌急于给大肥、大腻及其他难消化之物。 4 骨折后期 伤后1 个月以后, 一般已有骨痂生长、骨折断端也较稳定。
为了促进骨痂的不断生成改建, 宜补益气血、濡养筋脉、健脾益 胃、补益肝肾。中医认为肝主筋、肾主骨、肝肾同源, 补肝肾具有 加强肝肾功能以达到壮筋强骨的作用。
故此期饮食调养方案如 下。 4.1 宜加食补益肝肾之品, 如: 猪肝、肾, 羊肝、肾, 牛肉, 排骨, 鸡汤, 骨头汤, 甲鱼等品。
4.2 多食饴糖、大枣及枸杞子泡水代茶饮。 4.3 注意晕素搭配。
4.4 骨折后期, 还应注意禁食寒凉之物。以免风寒湿邪乘 虚而入, 侵袭经络、骨节, 留而成痹。
5 戒烟酒 烟酒直接影响骨折的愈合, 对有此爱好的病人, 在治疗及 恢复期应鼓励其尽量减少或戒掉这些不良习惯。 总之, 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, 应遵循中医辨证施食的原则, 按骨折的不同时期, 采用不同的食疗方法, 可达到有利于骨折 愈合及身体康复的目的。
4.骨伤患者食补什么最好
其实,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,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,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,选用多品种、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。
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,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(辣椒、生葱、芥末、胡椒)等。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,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,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,便于咀嚼和消化,烹调时须切碎煮软,不宜油煎、油炸。
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。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,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、中、晚三个阶段,根据病情的发展,配以不同的食物,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。
早期(1-2周):受伤部位瘀血肿胀,经络不通,气血阻滞,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,行气消散为主。中医认为,"瘀不去则骨不能生"、"瘀去新骨生"。
可见,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。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,如蔬菜、蛋类、豆制品、水果、鱼汤、瘦肉等,忌食酸辣、燥热、油腻,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,如骨头汤、肥鸡、炖水鱼等,否则瘀血积滞,难以消散,必致拖延病程,使骨痂生长迟缓,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。
在此阶段,食疗可用三七10克,当归10克,肉鸽1只,共炖熟烂,汤肉并进,每日1次,连续7-10天。 中期(2-4周):瘀肿大部分吸收,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、祛瘀生新、接骨续筋为主。
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,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,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、田七煲鸡、动物肝脏之类,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、d,钙及蛋白质。食疗可用当归10克,骨碎补15克,续断10克,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,炖煮1小时以上,汤肉共进,连用2周。
后期(5周以上):受伤5周以后,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,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,此为骨折后期。治疗宜补,通过补益肝肾、气血,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,以及舒筋活络,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,恢复往日的功能。
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,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、猪骨汤、羊骨汤、鹿筋汤、炖水鱼等,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、鸡血藤酒、虎骨木瓜酒等。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,骨碎补15克,续断10克,苡米50克。
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,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。每日1次,7天为1疗程。
每1疗程间隔3-5天,可用3-4个疗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