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莆田菜的经典莆田菜
莆田卤面 大揭秘
面条起源于中国,汉代以前就已出现“汤饼”。“汤饼”实际是一种“片儿汤”,制作时一手托面团,一手往汤锅里撕片。到北魏时(公元486-534年),汤饼不再用手托,而是用案板、杖、刀等工具,将面团擀薄后再切成细条,这就是最早的面条。到唐代(公元618-907年),人们又把切好的面条挂起来晾干,便于保存和随时食用。于是最早的挂面便诞生了。
唐代时,中国和日本的往来很频繁,面条和挂面的制作技术很快就传入了日本。欧洲最早的面条类食品传说是由旅行家马可·波罗于1295年由中国带回意大利的。但此种说法似乎并不可信。有的历史学家认为,面条是在富裕的意大利人家当厨师的亚洲奴隶传入欧洲的。为什么莆田卤面能钩起那么多人的食欲呢,这当然有它独到的秘密了。 材料:肉卤300克、大白菜3片、香菇4朵、香菜2根、油面150克
调味料:
(1)清水4杯、盐1茶匙、酱油2大匙、湿淀粉4大匙
(2)胡椒粉少许、醋4大匙
做法:
1.大白菜洗净、切丝,香菇泡软切丝,用两大匙油先炒香菇,再放入大白菜同炒至软,加入调味料(1)烧开,改小火,并放入肉卤同煮。
2.另外半锅水烧开,放入面条煮熟,捞入碗内。
3.待肉卤已熟且汤汁黏稠时关火,加入调味料(2)及洗净、切碎的香菜末。
4.盛入碗内的面条,淋上煮好的肉卤即可食用。 主料:毛豆腐250g、胡萝卜1/2根、黄瓜1根
调料:食盐适量、酱油适量、调和油适量、火腿适量、青豆适量
焖豆腐的做法:
1.胡萝卜和火腿切丁
2.黄瓜切丁
3.豆腐切大片
4.豆腐裹上鸡蛋液
5.油热后煎豆腐
6.豆腐煎制两面金黄盛出控油
7.锅内留底油,放入胡萝卜丁,翻炒片刻倒入酱油、盐和清水
8.放入豆腐,水刚刚莫过豆腐即可
9.汤汁都被豆腐吸干后放入黄瓜和火腿,翻炒均匀
10.最后放入熟青豆,淋少许香油 土笋冻又称“土丘冻”,是莆田海边的一种物产,也是一种著名的风味小吃。所用的原料是海中的土丘,学名星虫。土丘含有丰富的胶质和蛋白质,经加工、煮炼、冷却后,其汤汁凝结成一块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体,星虫在晶体中清晰可见。这种小吃讲究配料,味道可调配成辣、咸、酸、甜各种。但常见的原汁原味的成品,在食用时可随人们的不同口味蘸上佐料。
土笋冻色泽灰白,晶莹透明,柔糯清爽,富有弹性。冬春时节上市最佳。如今,在莆田的每个饭店酒肆,都少不了这一道名菜。 用纯糯米粉为原料,拌上白砂糖粉末,再加上花生仁,芝麻等,干蒸熟后,切成四方块,香甜可口,老人小孩皆宜食用,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,在省内外及东南亚一带颇受欢迎。
2.《推荐福建莆田特色菜》
1,莆田焖豆腐
莆田焖豆腐属于闽菜系。莆田盛产制作豆腐的黄豆,特别是一种称为“九月珠”的皮色鸭蛋绿的黄豆有名,其豆粒个大象花生,每逢秋天刮起九月风时,“九月珠”也就成熟了,晒干后成为加工豆腐的上等原料。乡下人用“九月珠”加盐卤做的豆腐,细嫩好吃。
2,蛏熘
蛏熘是福建莆田民间普遍流行的一道名菜,具有滋补、清热的效用。蛏一般指缢蛏。体细长者称竹蛏。属软体动物,有两扇介壳,生活在沿海浅滩涂里。莆田沿海的乡村都有养殖,以涵江哆头所产为佳。蛏是莆田海鲜名产之一
3,荔枝肉
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、莆田等地特色传统名菜,属于闽菜。已有二三百年历史。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,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。
扩展资料
莆田小吃:
1,枫亭糕
枫亭糕,产于兴化府莆田县、仙游县与泉州府惠安县交界处的枫亭镇,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,是福建省传统糕类美食,用纯糯米粉为原料,拌上白砂糖粉末,再加上花生仁,芝麻等干蒸而成,切成四方块,食来香甜可口。
老人小孩皆宜食用,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,在省内外及东南亚一带颇受欢迎,其大量销往东南亚和美、英、加拿大等国家及港澳地区。
2,海蛎饼
用地瓜粉、豆腐为原料,拌葱、芫荽、五香、胡椒、味精等,放入特制小瓢中,夹心生海蛎油炸。酥脆香甜,沾蒜泥酱醋,更爽口宜人。
3.莆田美食的做法
这次食单里所烹制的鱼干,不是用蒸制的方法,而是用豆豉、辣椒爆炒,这种吃法又有另外一番风味。
材料:
鱼干、青椒、红椒、洋葱、姜片、豆豉、蒜头(拍碎)、花生油、绍酒、盐、糖、鸡粉。
做法:
将鱼干洗净,用清水泡浸一会备用。青椒、红椒、洋葱洗净,切片备用。豆豉洗净备用。烧镬下油,爆香姜片、豆豉、蒜头,下鱼干,溅绍酒,大火翻炒至熟,放入青椒、红椒,下盐、糖、鸡粉调味炒匀,上碟便可。
来源于: 莆田美食网
4.福建莆田人经常吃哪些家常菜
炝香菇 原料:香菇 作料:糖、盐、葱姜、味精、鸡精 制法: 1.先用70度的水炝香菇,然后沥干待用。
2.在热油里放入葱姜,倒进香菇翻炒3分钟左右,加小半碗的水以防干锅,用盐、鸡精、味精和葱姜调味,水收干后就可以装盘。 素脆鳝 原料:香菇 作料:盐、鸡精、料酒,面粉、蛋清 制法: 1.把准备好的香菇丝和入盐、鸡精和料酒,抓匀备用。
把面粉和蛋清和匀,裹在香菇丝上。 2.开火轰油,慢慢的下入香菇丝,用中低油温炸,当看不到油里冒水泡时就可以起锅了,吃起来香脆可口,颊齿生香 茄汁鱼片 材料:青鱼1斤、青椒1个、洋葱1/2个、鸡蛋1个、菠萝片少许、姜末少许 番茄酱4大匙、白醋1大匙、酱油1大匙、糖少许、香油少许、生粉少许、盐 少许、酒少许 做法: 1. 鱼切片、先用盐、酒、生粉、鸡蛋蛋清抓伴均匀,稍微过油,捞起后沥干备用。
2. 将青椒、洋葱切片备用。 3. 在锅中放入2大匙油烧热,先爆香葱末、姜末、洋葱片,再加入番茄酱、白醋、酱油、糖、香油、生粉和1/2杯水,煮滚后加入青椒片、菠萝片和鱼片,用大火烧至浓稠状,再用生粉勾芡,最后淋上适量香油。
糖醋萝卜 原料:萝卜 作料:盐、糖、醋、味精、水和淀 制作:锅里到点油,放进切成条状的萝卜,翻炒片刻,把盐、糖、醋、味精、水和淀粉调匀,倒进锅里一并炒匀,就做成了一道口味浓郁的糖醋萝卜。 酱冬瓜蒸排骨汤 材料: 小排骨250克、酱冬瓜1小块、姜2片、酒半大匙 作法: 1.小排骨先氽烫过,去除血水后放入电锅内锅。
2.加入3杯开水和酒一同煮20分钟,再放入酱冬瓜,再煮10分钟即可盛出食用 开味木耳。
5.莆田有什么好吃的菜
1 煎包,一直认为是涵江的精品。莆田求生煎包的馅碎碎杂杂的,感觉不是很好。还有宫下新开的一家煎包店,顶好,汤中味道不错,扁食用燕皮。文化品味是有的,字画挂墙壁,只是地方太小,环境难免令人不如意。
2.区府路的永华豆浆,早餐最好的选择,中餐最好的选择是保尾的担仔面和羊肉馆,晚餐最好的选择是保尾的同心缘和旺旺大杂烩,特别是来一道烤鳗,好吃!这些都物美价廉呀~大众的选择。
3.咸草顶夜市的杂粉,也是顶顶有名,来过涵江的人尝过的都忘不了。现在有N家,觉得最有品味的是靠在原先工农兵饭店的那个位置。显著标志是,有三、四个合伙人,其中一个老板娘较胖。就叫阿胖杂粉吧!呵呵~
4.咸草顶附近的小圆山牌福州鱼丸和鱼片,不过是光卖不是现场操作品尝。
5.以前的尾梨巷进去的下徐鱼丸,皮薄,非常有特色,跟米粉一起配上,味道绝佳。跟福州鱼丸有别哦。
6.六一路的天天砂锅粥,价格偏贵,粥品种众多,粥中精品丰富。特别要说的是莆田旧的肯德基隔壁有一家砂锅粥也是品种繁多,物廉价美,大众品味,味道淳厚,就是粥中不是用昂贵原料。
7.前街的江口卤面,三角埕附近。吃过感觉是不错的。
8.国欢塘头的一家“劳燕”荔枝肉店,远近闻名,吃过的人都觉得好,可惜俺一直没空抽机会去。听说涵江交警还有一些官员经常是开公车去品尝的。还听说人较多,速度较慢,服务态度不是很好。不过美食不容错过哦。
9.后街的口福:爷爷、女儿、孙女三人组合,只做三个品种:豆浆炒、炒泗粉、拌面,味道都很独特。
10.体育场对面的猪心强饭店:炒猪腰,猪心堡是他们的拿手菜。
11.腾芳旁边的巷子下去直走200米又一福:鱼饨蛋(仅此一家有),上菜时间:11:00~13:00,17:~1900
12.市顶夜宵阿土小吃(百胜超市前):开业时间晚上9:00~凌晨2:00,只做汤面、汤粉、汤线面、汤泗粉(一碗一碗煮,味道十分美味)
13.市顶老字号:开业时间晚上6:00~凌晨2:00,饨颧类(强烈推荐羊肉饨颧)
14.万家惠桥下的煎果,火侯及油的配合很到位,再加上味道的合理调配,不怕长痘的值的一试
15.市场的拐伞(本地话翻译店;锅边糊是涵江的一级,胜过市顶的各家夜宵
16.侨新市场的煎包:皮薄馅多味佳(比莆田求生的好,求生的馅太烂了)